2017(1).
摘要:文章基于对南京城市公共信息 导向识别系统的理念定位,结合南京市政府 现有的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分析南京城市的 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内涵、地域文化特 征及人性化需求,提出南京城市公共信息导 向识别系统设计的构建方略。
2017(1).
摘要:民族元素是中国文化精神内涵 的具体体现之一,是民族文化特性的最直接 表达。《大鱼·海棠》的场景设计,从外景 到内景,以及场景中的道具设计,民族元素 贯穿始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并且场景的展现方式自然而不生硬,浑然一 体,用色和谐。
2017(1).
摘要:云南景颇织锦一直面临着保护不 力的窘境。文章以景颇族织锦工艺为例,通 过对其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数 字艺术在景颇族织锦工艺传承中的运用方式 及意义,以供学界参考。
2017(1).
摘要:文章以木雕纹饰为例,通过数据 提取、设计转化、实物输出等试验方法,探 讨了数码工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实 物数据化,数据实物化”的实践路径,探索 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贴合时代的可持续传承 方式,以期为院校职业人才培养和行业应用 提供建议。
2017(1).
摘要:从英国19 世纪“艺术与手工艺 运动”的领袖威廉·莫里斯对于中世纪书籍 设计风格的继承与发展、在书籍装帧中对平 面设计和审美品位的强调,以及他创办的凯 尔姆斯科特出版社并由此引发的私人出版运 动,并影响了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其他国家 的书籍设计风格等方面,论述其在现代书籍 设计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017(1).
摘要:探讨俄罗斯霍卢伊小型漆艺发 展历史、艺术特色、技艺传承以及现代推广 方式。通过工艺美术学校培养、村落工艺集 中开发、外交使馆推广等多种方式,俄罗斯 霍卢伊小型漆器形成了创意、制作、销售、 工艺展示等网络式工艺美术传承与推广思路 且形成一个完善的工艺美术再生产的良性循 环,值得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借鉴
2017(1).
摘要:文艺复兴时期,印刷术的出现使 书籍从手工书向印刷书转变,由此开启了西 方印刷书的时代。主要探究15-16 世纪意 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印刷书籍装帧特色,其书 籍装帧在继承中世纪手抄本基本范式的基础 上,结合新的时代特色进行创新,形成了古 典、自然的新风貌
2017(1).
摘要: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法国为 中心兴起的装饰艺术运动席卷全球,影响广 泛。在这场具有折衷主义色彩的设计运动当 中,来自对过去的怀念、未来的畅想成为风 行一时的设计灵感,并且混合了其时西方对 原始艺术、东方情调的追捧。漆艺作为深具 东方魅力的独特装饰,被奇妙地融合到西方 设计之中,主要应用于高级的家具、日用器 皿及首饰设计订制上。这种订制的奢 侈设计作品大多继承了18、19 世 纪以来为上流顾客服务的倾向, 与日渐流行的大众化产品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装饰艺术运动中矛盾特征 的反映
2017(1).
摘要:排湾族作为我国台湾地区原住 民中器物艺术最为发达的族群之一,创造的 排湾族占卜道具箱独具艺术魅力,充分表现 出排湾族人在虔诚原始信仰的驱动下,结合 自身生存的环境而选择的造物设计智慧。对 排湾占卜道具箱的独特造型与纹饰、制作材 料及工艺流程、设计思想等方面展开分析与 研究,总结排湾族占卜道具箱所传达的族群 文化信息及器物设计的巧妙
2017(1).
摘要:锔瓷和金缮作为两种修复器物 的传统方法,承载了“惜物保福” 和“侘寂” 的哲学思想。通过田野调查,笔者发现锔瓷 和金缮在现代得以重生,并在文化遗产传承 与保护、文化创意产业两大领域进行了有益 的探索。
2017(1).
摘要:从创作内容、表现形式、色彩 定位三方面探讨古迹类文化标志在手绘地 图中的视觉呈现实践方法,以期创作一份 具有南京古迹文化特色的手绘地图,塑造 “文化古都,和谐南京”的城市形象,促 进南京文化传播
2017(1).
摘要:地铁标识系统作为地铁站设计研 究的重要部分,近十年来国内成果日益增多。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知网数据总库相关论文, 发现国内基于行人仿真的地铁站标识系统成 为研究热点,未来研究应更注重数据的处理, 借助仿真平台模拟
2017(1).
摘要:通过对美国人性化设计背景的 探讨,文章以美国Kneeling Bus 为例,对其 入口、拉线、紧急出口、内部布局等人性化 设计特点进行分析,将其人性化设计理念及 方法归纳为善、真、美,借以为我国的设计 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2017(1):4-11.
摘要:从英国19 世纪“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领袖威廉·莫里斯对于中世纪书籍设计风格的继承与发展、在书籍装帧中对平面设计和审美品位的强调,以及他创办的凯尔姆斯科特出版社并由此引发的私人出版运动,并影响了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其他国家的书籍设计风格等方面,论述其在现代书籍设计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017(1):12-19.
摘要:探讨俄罗斯霍卢伊小型漆艺发展历史、艺术特色、技艺传承以及现代推广方式。通过工艺美术学校培养、村落工艺集中开发、外交使馆推广等多种方式,俄罗斯霍卢伊小型漆器形成了创意、制作、销售、工艺展示等网络式工艺美术传承与推广思路且形成一个完善的工艺美术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值得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借鉴。
2017(1):20-26.
摘要:文艺复兴时期,印刷术的出现使书籍从手工书向印刷书转变,由此开启了西方印刷书的时代。主要探究 15-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印刷书籍装帧特色,其书籍装帧在继承中世纪手抄本基本范式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色进行创新,形成了古典、自然的新风貌。
2017(1):27-35.
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法国为中心兴起的装饰艺术运动席卷全球,影响广泛。在这场具有折衷主义色彩的设计运动当中,来自对过去的怀念、未来的畅想成为风行一时的设计灵感,并且混合了其时西方对原始艺术、东方情调的追捧。漆艺作为深具东方魅力的独特装饰,被奇妙地融合到西方设计之中,主要应用于高级的家具、日用器皿及首饰设计订制上。这种订制的奢侈设计作品大多继承了 18、19世纪以来为上流顾客服务的倾向,与日渐流行的大众化产品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装饰艺术运动中矛盾特征的反映。
2017(1):36-40.
摘要:排湾族作为我国台湾地区原住民中器物艺术最为发达的族群之一,创造的排湾族占卜道具箱独具艺术魅力,充分表现出排湾族人在虔诚原始信仰的驱动下,结合自身生存的环境而选择的造物设计智慧。对排湾占卜道具箱的独特造型与纹饰、制作材料及工艺流程、设计思想等方面展开分析与研究,总结排湾族占卜道具箱所传达的族群文化信息及器物设计的巧妙。
2017(1):41-46.
摘要:锔瓷和金缮作为两种修复器物的传统方法,承载了“惜物保福” 和“侘寂”的哲学思想。通过田野调查,笔者发现锔瓷和金缮在现代得以重生,并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文化创意产业两大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17(1):47-51.
摘要:从创作内容、表现形式、色彩定位三方面探讨古迹类文化标志在手绘地图中的视觉呈现实践方法,以期创作一份具有南京古迹文化特色的手绘地图,塑造“文化古都,和谐南京”的城市形象,促进南京文化传播。
2017(1):52-57.
摘要:地铁标识系统作为地铁站设计研究的重要部分,近十年来国内成果日益增多。文章通过分析中国知网数据总库相关论文,发现国内基于行人仿真的地铁站标识系统成为研究热点,未来研究应更注重数据的处理,借助仿真平台模拟。
2017(1):58-61.
摘要:通过对美国人性化设计背景的探讨,文章以美国 Kneeling Bus为例,对其入口、拉线、紧急出口、内部布局等人性化设计特点进行分析,将其人性化设计理念及方法归纳为善、真、美,借以为我国的设计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2017(1):62-65.
摘要:文章基于对南京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的理念定位,结合南京市政府现有的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分析南京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内涵、地域文化特征及人性化需求,提出南京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设计的构建方略。
2017(1):66-71.
摘要:民族元素是中国文化精神内涵的具体体现之一,是民族文化特性的最直接表达。《大鱼·海棠》的场景设计,从外景到内景,以及场景中的道具设计,民族元素贯穿始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并且场景的展现方式自然而不生硬,浑然一体,用色和谐。
2017(1):72-76.
摘要:云南景颇织锦一直面临着保护不力的窘境。文章以景颇族织锦工艺为例,通过对其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数字艺术在景颇族织锦工艺传承中的运用方式及意义,以供学界参考。
2017(1):77-81.
摘要:文章以木雕纹饰为例,通过数据提取、设计转化、实物输出等试验方法,探讨了数码工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实物数据化,数据实物化”的实践路径,探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贴合时代的可持续传承方式,以期为院校职业人才培养和行业应用提供建议。